DB62∕T 1283-2024 中华蜜蜂引种技术规范(甘肃省)

ID

5A81BB5A7A0A46E9B863182944F1F79E

文件大小(MB)

0.54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5/2/25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140,CCS B 47 □B62,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DB62/T 1283—2024,代替 DB62/T 1283—2005,中华蜜蜂引种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honeybee,2024 - 09 - 20 发布2024- 12- 20 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2/T 1283—2024,刖 s,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2/T 1283—2005《蜜蜂良种引进与推广规范》,与DB62/T 1283—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文件名称,由《蜜蜂良种引进与推广规范》更改为《中华蜜蜂引种技术与规范》;,b)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5年版的第1章);,c)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将原6个规范性引用文件调整为2个(见第2章,2005年版的第2,章);,d)删除了 “术语和定义”中没有歧义的术语和定义(见2005年版的3.2、3.3),将“蜜蜂”更改,为“中华蜜蜂”(见3.1, 2005年版的3.1);,e)将“良种引进与推广应遵循的原则”更改为“引种原则”(见第4章,2005年版的第4章);,f)删除了 “监督和管理”内容(见2005年版的第5章);,g)将“良种的培育与供应单位”更改为“供种单位要求”(见第5章,2005年版的第7章);,h)将“良种引进推广单位和个人”更改为“引种单位要求”(见第6章,2005年版的第6章);,i)将“引种办法”更改为“引种”(见第7章,2005年版的第8章);,j)删除了 “推广办法”内容(见2005年版的第9章);,k)删除了 “处罚责任”内容(见2005年版的第10章);,1)增加了 “档案管理”内容(见第8章),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养蜂研究所、武山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平凉市岭崛区畜牧兽医站、,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武山县农业农村局、宕昌县畜牧兽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贵谦、刘占莉、郝海燕、张力、陈斌、孙莉、张骞、李龙龙、杨晓春、王新,海,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5年首次发布为DB62/T 1283—200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由甘肃省养蜂研究所负责解释,I,DB62/T 1283—2024,中华蜜蜂引种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定了中华蜜蜂的引种原则,规定了供种单位、引种单位、引种技术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蜜蜂的良种引进,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159中华蜜蜂种蜂王,NY/T5139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管理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中华蜜蜂 Chinese honeybee (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隶属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属,又称中蜂、土蜂,是我国境内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被黄褐色绒毛,广泛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4引种原则,4.1 科学性,按照中华蜜蜂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中华蜜蜂类型,4.2 安全性,引进蜂种符合检疫要求,避免跨生态区引种,4.3 效益性,引进蜂种对引入地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供种单位要求,51资质,应具备有效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5.2系谱,1,DB62/T 1283—2024,应具有完整蜜蜂种群档案和系谱档案,5.3 繁育,应具备良种保护基地和扩繁基地,设立严格隔离条件的交尾场,种蜂王分级按照NY/T 1159执行,5.4 培育,种群应有一年以上的培育周期,经济性状稳定,生产性能高。蜂群饲养管理按照NY/T 5139执行,55服务,签订服务协议,并提供6个月以上的技术服务,6引种单位要求,61明确引种目的,包括纯种繁殖、品种改良和杂交生产等,6.2制定引种计划,应从有资质的良种培育单位引种,制定引种计划,包括中华蜜蜂的类型、数量、育种场等,6.3具备引种条件,引种地应具备丰富的蜜源植物,交通便利。应优先从当地良种繁育场引进种蜂王、王台或蜂群,不,应向中华蜜蜂保护区引入外来中华蜜蜂类型,7引种,7.1引种前准备,711场地,应具备充足的饲养空间和交尾场所,71.2饲料,应准备充足的蜂蜜和花粉等饲料,71.3设备,蜂箱、巢脾、饲喂器等养蜂设备,应干净卫生,无农药残留,7.2蜂种要求,根据蜂场的生产方向和条件确定中华蜜蜂类型,西方蜜蜂蜂场不应引入中华蜜蜂:,一一引进蜂王的父母代应遗传性状稳定,生产性能高,抗逆性强;,—所引蜂种品种纯正,避免混杂。纯种繁殖引种,应引进种群,在隔离区内进行自然交尾,山,区隔离半径大于12km,其它地区大于16km。杂交生产引种,应引进良种蜂王或王台,且,以本蜂场的优良雄蜂为父本,2,DB62/T 1283—2024,73引种对象,包括蜂王、王台、蜂群:,蜂王按照NY/T1159执行。蜂王应完成交尾,体格健壮、无卷翅、行动敏捷;,——王台应选封盖后6 d.7 d的老熟王台;,—蜂群中每群有蜂王1只,4脾以上的足蜂工蜂。繁殖季节引进的蜂……

……